联系热线
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污水收集与处理难度更大。因此,费用低廉、工艺流程简单的多元化农村污水处理模式,成为实现农村污水有效治理的关键路径。
首先,从处理模式的选择来看,农村污水处理应根据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这包括分散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和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适用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通过分区收集污水,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实现污水的就地处理。这种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且出水水质有保障。集中处理模式则适用于居住集中的村镇、集镇,通过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的集中处理。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则适用于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村庄,通过污水管道将污水集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市政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种模式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等特点。
在工艺流程方面,农村污水处理应追求简洁高效。以“零碳”系列污水资源化利用装备为例,本工艺为连续厌氧过滤工艺,用于农村分散农户污水的就地处理,尾水可达到农田灌溉标准,解决化粪池后端深化处理难和成本高的难题,且满足农民就地回用需求。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紧凑省地、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出水水质提高等优点。同时,该工艺耐冲击性强,性能稳定,运行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首先经格栅去除较大悬浮物后,自流到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处理,然后经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生化处理,最后经沉淀区实现泥水分离,沉淀出水通过紫外消毒器消毒后达到排放。
然而,农村污水处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污水收集难度大。另一方面,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也面临运行效率低、闲置停运等问题。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去。同时,应建立健全设施运行保障机制,确保设施实现长期、稳定运行。此外,还应加强对设施运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资源,通过适当的处理手段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例如,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林地浇灌等农业生产活动,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提取出来作为肥料或饲料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费用低廉、工艺流程简单的多元化农村污水处理模式是实现农村污水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模式和技术工艺,加强管网建设和设施运行管理,以及推动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题。